IPAD的商标失误
编辑整理:百利来商标注册中心 www.haiwaigz.com 浏览次数:次
2012年,一场关于iPad的商标官司,曾引发海内外广泛关注,这场官司以苹果败诉唯冠赢了而告终,苹果公司已与深圳唯冠就iPad商标案达成和解,苹果公司向深圳唯冠公司支付6000万美元购买后者持有的iPad商标。
在这场“iPad”商标之争开战时,一些人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唯冠存在“恶意抢注”。实际上,早在苹果发布iPad之前,唯冠就曾做过一个叫iPad的产品,并注册了iPad的全球商标。
而苹果在发布iPad之前也知道此事,于是通过其设在英国的二级公司从台湾唯冠手中买入了iPad商标,只是没有进行详细的审查,疏忽了中国大陆市场的iPad商标所有权在深圳唯冠手中,而不是台湾唯冠手中。
也许从唯冠的iPad产品本身的知名度、市场占有率来说,这个商标可能不值那么多钱,北京华泰律师事务所律师、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专家王科峰对《第一财经日报》表示,但是它恰好利用了苹果公司当年的失误,从商业买卖的角度来说,商标价值在市场上是相对的,所以也不能算是“乘人之危”。
在这场“iPad”商标之争开战时,一些人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唯冠存在“恶意抢注”。实际上,早在苹果发布iPad之前,唯冠就曾做过一个叫iPad的产品,并注册了iPad的全球商标。
而苹果在发布iPad之前也知道此事,于是通过其设在英国的二级公司从台湾唯冠手中买入了iPad商标,只是没有进行详细的审查,疏忽了中国大陆市场的iPad商标所有权在深圳唯冠手中,而不是台湾唯冠手中。
也许从唯冠的iPad产品本身的知名度、市场占有率来说,这个商标可能不值那么多钱,北京华泰律师事务所律师、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专家王科峰对《第一财经日报》表示,但是它恰好利用了苹果公司当年的失误,从商业买卖的角度来说,商标价值在市场上是相对的,所以也不能算是“乘人之危”。